查看原文
其他

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河南元素”引关注

河南科协 2024-03-07

7月24日下午,伴随着震天的轰鸣,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拔地而起,将“问天”实验舱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的背后,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而这其中,有不少河南人的身影,他们活跃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各个岗位,为中国航天贡献“河南才智”。



邓州人张博——系统工程师团队的“总管家”

42岁的张博,来自河南邓州,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系统工程师,此次“问天”实验舱任务中,他担任系统工程师团队的任务主管。

2003年大学毕业后,张博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了技术部一名系统工程师,从未接触过火箭和卫星的他,在第一次看到火箭飞天奔赴苍穹时,被那种壮美场景深深震撼,从此便在心底下定了决心:要把火箭测试发射系统研究透彻,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人。

张博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从事航天测试发射系统工作19年来,每次执行任务,他都会提前针对任务测发系统开展论证和规划,对火箭和卫星的参数资料进行仔细研究,详细掌握多型号火箭的测发规律,先后牵头完成了多次测发设备故障分析工作,参与研发了“火箭飞行状态快速评定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发射场信息化水平。特别是2016年,他从西昌转战文昌,从牵头长征二号、长征三号系列发射任务到负责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系列发射任务的系统工程师团队组织指挥工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如今的张博,已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总管”,在追梦浩瀚太空的征途中,他将带领中心技术部文昌发射场系统工程师团队,为每一枚卫星和火箭保驾护航。



新乡人张利军——总体规划“大拿”

今年42岁的张利军,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计划部副组长,常年从事任务总体及规划论证工作。在谈起此次任务成功背后的奥秘时,这位来自河南新乡的航天人说:“航天发射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我们必须用100%的努力确保成功。”

2003年6月,研究生毕业后,怀揣着航天报国梦想的张利军来到了川西腹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

六个月后,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托举着探测一号卫星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张利军参加的第一次发射任务。

“看着自己参与的发射任务获得成功,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感、成就感,这也是我后来坚持下去的动力。”当时还是一名测控系统工程师的张利军回忆说。

“当时计算机性能有限,传统的测控软件无法快速对火箭运行数据进行处理,我们大胆创新,通过改进算法不断提升测控数据处理时效。”张利军说,哪怕只是提高1秒的数据处理速度,就可以为火箭飞天后的支持决策争取更多的时间。

到了2013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管辖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进入火箭测发时期,他主动请缨,开始承担海南方向技术总体的工作任务。

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祖国南端的椰林海岛,这里常年湿润潮湿,但因为纬度低、视野宽阔利于海运,是我国未来发射重型火箭的主要发射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了更好地胜任文昌发射场的技术总体工作,张利军用3年时间把航天领域40多本专业书原原本本地啃了一遍。他说,航天技术总体涉及的技术环节多,需要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只有坚持每天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近年来,张利军组织大家编写航天发射场技术安全规范,极力推进“领域负责制”“型号负责制”“安全责任制”以及各种质量确认措施,确保每一项操作、每一次测试都做到精准无误。

“5、4、3、2、1,点火!”随着01指挥员的点火口令,火箭喷着炽热的火焰,拔地而起,“问天”实验舱成功入轨,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指挥显示大厅里的张利军,露出了快乐的笑容,他从容地转身离开,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的挑战。



商丘小伙郭棒——塔勤系统“守夜人”

郭棒(左)

望着塔架摆杆安全快速展开,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托举着“问天”实验舱腾空而起奔赴苍穹,站在安全区域的郭棒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和同事们击掌相庆,能亲手托举“问天”,是郭棒内心的梦想。

来自河南商丘的他,从小就对太空充满了渴望,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拒绝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了遵从本心,背起行囊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了技术部一名塔勤系统工程师。

当时正值西昌发射场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期开始,如何确保每一次火箭“严丝合缝”、发射塔架“托举有力”,成为了郭棒所在的地面设备系统团队亟待解决的难题。面对挑战,郭棒秉持着河南人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一头扎进工作中。他和同事们日夜兼程,“啃”图纸、“嚼”方案,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根据火箭和航天器需求完成十多项重要地面设备设施改造,全程参与了20余次火箭卫星运输和吊装对接,同时向老高工请教,一遍一遍针对任务流程进行优化,完善了地面设备系统核验工序,大大缩短了火箭发射前地面设备确认时间和火箭发射后塔架恢复时间,确保了火箭发射万无一失、圆满成功。

工作上的踏实能干让他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肯定,2021年初,在西昌工作驾轻就熟的郭棒接到了前往文昌航天发射场担任塔勤系统工程师的任务。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新的挑战,他再一次全身投入,针对高盐高温高湿对塔架和吊装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大大提升了设备设施可靠性。

展望未来,郭棒还有许多关于浩瀚太空的梦想,载人登月、深空探测……他都希望自己能参与其中,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描绘一笔丹青。



孟州小伙张晓杰:任务成功的消息是送给宝宝最好的礼物

“任务中整体气象条件较好,我们气象保障工作算是顺利圆满的!”

来自河南孟州的张晓杰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气象系统工程师,在此次任务中担任文昌发射场现场气象保障组组长。2009年,张晓杰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毕业后,就带着献身航天的理想,走进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中心技术部从事航天发射气象保障工作。2014年,为了支持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他又主动申请调往海南,参与文昌发射场气象系统建设和航天发射任务。

今年5月,天舟四号发射任务中,张晓杰负责的文昌发射场浅层风预报保障系统顺利通过验收,并成功应用到天舟四号和长征七号船箭组合体转运气象保障任务中,实现了关键区域浅层风定量化、可视化、精细化预报,他还因此登上了央视新闻的荧幕。

此次“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正值文昌发射场雨季,加之南海台风的影响,气象保障的压力和挑战巨大。7月初,第3号台风“暹芭”影响海南,张晓杰和团队同事们放弃调休,坚守岗位,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台风天气应急保障,及时发布台风预警,圆满完成了“问天”实验舱加注等任务关键过程节点的气象保障工作。

在采访中,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张晓杰和爱人即将迎来“二宝”出生。“家人给予了我工作非常大的支持,尤其是我爱人,这半年来一直忙着任务,我几乎不能陪在她身旁,她非但没有怨言,反而给我下了命令,必须把国家的任务完成好。”张晓杰说这话时,眼里泛着光,他说,他和爱人都坚信,任务成功的消息就是送给宝宝最好的礼物。

此外,在其它地方,还有四名来自河南的科技工作者,用他们坚韧不拔、勤劳勇毅的精神特质,扎根海岛、逐梦问天,用他们的力量助力祖国航天事业金“豫”满堂。



薛开创:抗压奋进,不负青春


1989年出生于河南新乡的薛开创是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技术室副主任,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文昌发射场,从事发射场测控系统相关工作,先后在火箭高速摄影、雷达跟踪测量、指挥控制总体等岗位工作,参与了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火箭首飞、嫦娥五号、天问一号、空间站核心舱、天舟货运飞船等海南发射场所有首区发射任务。在此次问天实验舱任务中薛开创担任指控总体兼指挥员,有效履行了“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的神圣使命。

文昌发射场始终秉承绿色、环保、开放理念,最大限度保持了场区内的原始自然环境,薛开创曾经所在的高速摄像分站分散部署在茂密的丛林当中,蛇蝎虫蚁自然不会少,但为了给光学设备创造一个宽阔的视野,他和伙伴们顶着海南的烈日直射全副武装,仅凭人力和砍刀这样的原始工具, “对抗”一人多高的茂盛植物,为设备开辟了一条目视火箭的通途。

“开创组长在技术上真的很能钻。”同岗位的人这样评价他。在设备国产化的大背景下,为了让设备尽早实现自主可控,薛开创自学麒麟系统环境下编程技术,学习软件协议,研究设备资料,成功自研数据交互软件。面对新形势,发射场对测控设备提出远程化、智能化的新要求,薛开创和同事昼夜攻关,率先实现某型雷达远程执行跟踪任务的先例,创造了远程火箭残骸跟踪新模式。他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自打加入某网站建设项目组,就经常利用闲暇时间自学网络编程知识,实现了在项目组中小角色到顶梁柱的转变,为项目组研究的诸多成果贡献了力量。

薛开创还特别注重岗位新人的传帮带工作。在担任雷达总体岗位期间,有新上岗人员时,进行设备操作他会特意放缓速度,配合讲解为新人示范,对于一些疑难点,他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岗位学习笔记,着力让大家学懂弄通岗位知识,通过他的努力为分系统培养出多名优秀系统指挥员,成为最让人放心的责任导师。

问天实验舱进场后,薛开创带领技术室人员进驻发射场区,全力保障岗位人员任务需求,组织多系统协同演练,设置复杂故障场景提高人员应急能力,最大限度保证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能为航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是我的荣耀,不能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望重托。”薛开创骄傲地说。



张科:平凡铸就航天梦

张科,1983年11月出生于河南泌阳,是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的一名工程师,在问天实验舱任务中负责语音调度工作。

2007年,大学毕业,怀揣着对航天事业的憧憬与向往,张科毅然踏上开往四川大凉山的火车,前往他逐梦航天的第一站——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刚参加工作时,他在岗位上“毛手毛脚”,第一次参加站里的应急演练就点错按钮,广播中没有正常传出指挥员的声音,给演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虽然领导和同事并未过多责怪他,但这件事却深深触动了张科。在实战发射中,可能仅仅因为他的失误就会造成整个航天发射任务的失利,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才深刻理解了“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的道理。从这一刻开始,“严慎细实”是他时刻保持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是他时刻秉持的工作态度,不敢再轻视每一次操作,不敢再疏忽每一个动作,而他也没有再出现过“三误”问题。

2012年,为了响应建设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号召,面对高温酷暑的环境,面对发展相对落后的文昌,他没有一丝犹豫,毅然决然的投身到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当中。在这里,他见证了从施工工地到厂房林立,从椰林海天中孕育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他说:“我最大的骄傲就是参与了文昌发射场的建设过程,见证了这么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河南人任劳任怨、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张科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2017年,他所在的单位编制调整,成立支援保障大队,张科临危受命,成为第一任队长。新成立的大队,没有成熟的运行模式,没有流畅的管理机制,没有前人走过的路。张科带着他的团队,从规章制度学起,不分白昼,没有双休,在极短时间里让大队运转起来,并且他在任的1年里,大队多次获上级的集体表彰。

在支援保障大队的运转步入正轨后,张科交出接力棒,遵从他的初心回到了技术岗位。他重回通信保障系统,圆满完成问天探火、嫦娥奔月、空间站建造等重大任务通信保障工作,处理排除故障百余次。在问天任务中,为了尽可能降低发生故障的风险并提高整个语音调度系统的应急处突能力,张科带领岗位人员反复开展了十几次应急演练,模拟真实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并开展了针对性训练,积累了丰富经验,提高了应急水平。

“通信小系统连着航天大事业,一个小问题也许就会给航天事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在任务前把故障想足、应急演练练足方能在任务中信心十足!”这是张科每次给新上岗同志说的最多的话,也是他在岗位上一直坚守的标准。



郭卫锋:发射场里的动画设计师

在此次问天实验舱任务发射全程中,指挥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有一个界面始终占据C位,它就是对火箭飞行态势模拟仿真的三维可视化图像。三维可视化软件能够真实地模拟火箭飞行过程,有助于指挥员更加直观地判断火箭飞行状态,快速做出指挥决策,在航天发射任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河南周口人郭卫锋是此次问天实验舱任务三维可视化软件的维护人员,面对曝光度最高的工作,他深知软件维护容不得一丝马虎,他的失误极有可能给上级的指挥决策造成误导。航天事业举国关注,每次维护软件,即使是一个参数修改或视点的调整,郭卫锋都是慎之又慎,使用历史数据多次认真核查软件状态。此次问天任务实验舱模型复杂,郭卫锋和同事认真查阅资料,多次向空间站设计专家请教,反复推演动画展示细节,终于成功完成关键动作展示。

2012年,郭卫锋大学毕业后,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参与一体化综合指挥显示系统研发工作。郭卫锋边干边学,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1小时以上,很快就成为团队中的骨干力量。2013年,当时的条件还无法满足正常的办公条件,郭卫锋所在的项目组只能借用其他单位的公共机房,开展一体化综合指挥显示系统的搭建。机房内几十台服务器同时运行,声音嘈杂,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但越是艰险越向前,郭卫锋和团队其他同志克服外在因素的干扰最终完成了软件的部署和测试,并通过了校飞任务的实战检验。

此次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对三维可视化软件提出了诸多新标准、新要求。为确保任务的圆满成功,郭卫锋从6月起就进驻到发射场区,开展软件维护测试工作。在任务过程中,可视化软件运行流畅、关键飞行动作显示准确。郭卫锋看着大屏幕上的可视化软件,嘴角扬起了微笑。



刘石刚:在奋力科研创新的征程上筑梦海天

刘石刚,1990年出生的河南商丘人,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文昌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中心计算机组长。

说起他与航天的相识,要从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说起。当时神舟五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这在刘石刚的心里种下了航天的种子。

中心计算机系统是整个发射场的神经中枢,是信息交换和数据汇聚的中心,可以说是整个发射场的大脑。刘石刚刚到发射场就积极跟厂学习设备,并参加中心计算机安装调试、综合校飞,是文昌航天发射场众多“创业者”中的一员。长征五号火箭复飞任务中,他发现了导致中心机无法接收其他设备组播信息的交换机系统bug,并通过升级交换机操作系统解决问题,保证了任务圆满顺利进行。

为了提高中心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刘石刚带领中心机系统团队提出了通过搭建云平台系统的方式达到系统级异构备份的解决方案。那段时间里,他带领团队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呆在机房,“5+2”“白加黑”成为常态,说得最多的是“再干一会儿”,心中想的是“再坚持坚持”,为了找到最优解他们也常常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在翻阅近百本书,写下万余行代码后,云平台终于成为现实。

创新永不止步。今年年初,刘石刚带领的团队又申请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箭遥参数显示系统研究》等3个新项目的研究,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我知道未来的路并不平坦,加班熬夜,与家人聚少离多会成为常态,但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我将义无反顾,时刻保持冲锋姿态!”刘石刚说。

推荐阅读

1.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

2.探索科普新模式,开辟科普新阵地!

3.王新会、吕国范会见新乡市委副书记于燕一行

4.通报表扬!河南省科协荣获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来源:大河报

编辑:河南科协小编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河南元素”引关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